科研进展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所在犬瘟热***抗原变异和抗体中和机制方面取得进展
近年来,宠物产业发展迅速,宠物疾病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兽医所于2021年成立宠物疾病防控创新团队,主要开展宠物重要疾病研究及防治技术和产品的研发。犬瘟热是危害宠物犬的重要疫病之一。随着犬瘟热***的不断变异,出现了抗原性改变、免疫逃逸和宿主范围扩大等特点。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所宠物团队在犬瘟热***抗原变异和抗体中和机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论文“Structureandfunctionofanovellineage-specificneutralizingepitopeonHproteinofcaninedistempervirus”,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FrontiersinMicrobiology”(中科院二区Top期刊,影响因子6.024)在线发表。
目前,犬瘟热疫苗的接种率较高,大幅度降低了该病的发生率,但仍然有免疫后发病的情况,疫苗与流行株抗原性不匹配是重要原因之一。研究者从大量单克隆抗体中筛选到一种区分疫苗和流行株的中和单克隆抗体,并发现中和表位变异导致抗原性改变,为犬瘟热***抗原差异性提供了直接证据。血清抗体检测方法无法鉴别疫苗和流行株,给该病的诊断带来困难,而该研究的单克隆抗体和中和表位能有效鉴别疫苗和流行株,现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ZL202010750673.4)。
临床上常用单克隆抗体治疗犬瘟热。宠物团队通过研究证实,***中和表位变异改变抗原性,导致***逃逸单克隆抗体的中和作用,因此研制具有广谱抗***作用的单克隆抗体十分必要。
此外,犬瘟热***H蛋白与宿主靶细胞受体结合,触发F蛋白介导的膜融合,从而起始***的感染,但这一系列过程的细节尚未明确。该研究发现单克隆抗体通过抑制H和F蛋白复合物和膜融合而发挥***中和作用,解析了中和表位在H蛋白上的结构定位,有助于深入理解***的中和机制和抗原的结构与功能,为开发新型抗***药物提供潜在靶标。
该论文的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为毕振威副研究员,博士生王文杰和夏兴霞副研究员参与以上研究。该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02168)资助。
论文链接:
来源: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中期报告的阶段性主要进展及成果怎么写
毕业设计设计的写作一般分为开题报告,中期报告,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答辩演示.中期报告是毕业设计写作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环节,主要是向老师汇报毕业设计的进度和已经完成的内容.起到抽查的作用. 1、功能 科研进度报告是科研课题的执行人在科研过程中向科研主管部门汇报课题研究工作进度的情况及阶段性成果的书面材料.如年度报告(定期),进展汇报(不定期). 科研进度报告的主要功能有: ①课题执行人总结前一段研究工作的成绩和经验; ②向主管部和协作单位通报信息,以便检查研究进度,安排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接下来谈谈中期报告的结构和格式 2、结构 科研进度报告由课题名称;课题概述(课题来源,起止时间,支持的经费等);本阶段研究工作的内容、情况和存在问题;对本阶段研究进度的评价;下阶段研究工作的***;参加这段工作的人员名单和报告时间等六部分构成. 然后就是中期报告的写作方法,我们怎么样才能把中期报告写好. 1、课题概述 一般第一次进度报告中写,后续的进度报告可以不写.主要写明课题来源,起止时间,支持经费以课题要求等. 2、本阶段研究工作的内容,情况和存在问题 写法上应按工作***上规定本阶段任务条款或按上一次进度报“下一阶段工作的***”的内容,逐条检查落实,注意写明完成情况,也同时写明存在问题,分析存问题的原因,如果不具备研究条件而未完成任务应作出说明.这部分写得如何,是衡量进度报告的质量关键所在. 3、下阶段研究工作*** 这部分写作既要参照课题工作***写出下一阶段将进行的研究,又要针对上阶段工作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将未完成的任务移至下一阶段去完成.如果研究工作***有变动,应写明变动原因并作出新的安排. 4、科研进度报告的编写方法 对单一课题,可***用时序式编写,按任务完成时间的先后写.但重点放在本阶段研究工作的进展和结果上,避免写流水账.对项目比较多的课题,如分有多个子课题,可***用任务分项式编写,一项一项地写.也可把时序或任务分项式结合起来编写. 5、内容真实,把握分寸 科研进度报告写作的重点应放在"研究***完成情况"和"未能按***完成的工作"两部分上.写作中应如实反映研究的客观实际,正确估价取得的成果;写成绩不要过分夸大,同时要写明存在困难和问题.
科研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怎么写
1、首先要明确本课题的研究目标,这有助于在后续的报告中清晰地展示研究进展。
2、然后对研究过程中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包括实验数据、调查数据、文献资料等。
3、然后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找出研究中的亮点、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改进方向。
4、然后编写报告,简要介绍研究背景、目的和研究问题忽然详细描述研究方法,包括实验设计、样本选择、数据分析方法等。
5、然后展示分析结果,可以用图表、表格等形式展示。
6、然后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与前人研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的合理性和意义。
7、然后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数据不足、实验误差等。
8、然后根据当前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的研究***和目标。
9、然后在完成初稿后,请同行专家或导师审阅报告,提出建议和意见。根据审阅反馈进行修改和完善。
10、最后将最终的报告提交给相关机构或导师,以供进一步讨论和研究。
21世纪的科技成就有哪些?
1、火星月球发现有水?
2004年1月4日和1月25日,美国“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分别在火星登陆。两辆火星车的最大成就是共同发现了火星上曾经有水的证据。同时,在环火星轨道上运行的欧洲“火星快车”探测器也发现火星南极存在冰冻水。
这是人类首次直接在火星表面发现水。 在经历9个多月的太空旅行后,美国“凤凰”号火星探测器2008年5月25日成功降落在火星北极附近区域,这是第一个在火星北极附近着陆的人类探测器。按照***,“凤凰”号着陆后展开了为期3个月的火星地面探测。
同年7月30日,“凤凰”号的机械臂把一份土壤样本递送到热量和释出气体分析仪中。在样本加热时,分析仪鉴别出其中有水蒸气产生。这是火星上存在水的最直接证据。?
2009年11月,科学家们肯定地表示,月球上有水而且数量可观。2009年10月9日,美国航空航天局利用火箭在月球表面撞出一个直径100英尺的坑,并在产生的碎片中测量到25加仑以水蒸气和冰的形式存在的水。?
2、人类基因组序列图完成?
2000年6月26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和英国首相布莱尔联合宣布: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基因组草图已经完成。?
2001年2月12日,中、美、日、德、法、英等6国科学家和美国塞莱拉公司联合公布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
人类基因组***中最实质的内容,就是人类基因组的DNA序列图,人类基因组***起始、争论焦点、主要分歧、竞争主战场等都是围绕序列图展开的。在序列图完成之前,其他各图都是序列图的铺垫。也就是说,只有序列图的诞生才标志着整个人类基因组***工作的完成。?
2003年4月15日,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发表50周年前夕,中、美、日、英、法、德6国元首或***首脑签署文件,6国科学家联合宣布:人类基因组序列图完成。?
人类基因组图谱的绘就,是人类探索自身奥秘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被很多分析家认为是生物技术世纪诞生的标志。也就是说,21世纪是生物技术主宰世界的世纪,正如一个世纪前量子论的诞生被认为揭开了物理学主宰的20世纪一样。?
人类基因组蕴涵有人类生、老、病、死的绝大多数遗传信息,破译它将为疾病的诊断、新药物的研制和新疗法的探索带来一场革命。
2007年,科学家首次阐述了人与人之间的DNA究竟存在着多大的差异。这是一个巨大的概念性飞跃,它将影响从医生如何治疗疾病到人类如何看待自己以及保护个人隐私等各个方面。?
3、细胞重新编程技术?
美国《科学》杂志评选出的2008年十大科学进展,细胞重新编程“定制”细胞系方面的进展名列第一位。?
《科学》杂志说,这些细胞系以及“定制”它们的有关方法,为科研人员理解甚至未来治愈一些医学上的顽疾提供了工具,比如帕金森氏症、Ⅰ型糖尿病等。?
所谓细胞重新编程,是指通过植入新的基因,改变细胞的发育“记忆”,使其回到最原始的胚胎发育状态,就能像胚胎干细胞那样进行分化,这样的细胞被称作“诱导式多能干细胞”。?
2008年,有两个科研小组从罹患不同疾病的患者身上提取细胞,重新编程,使其“变身”为干细胞。他们选取的疾病大多数是很难或者不可能用动物模型来进行研究,这就使得获取人类细胞系进行研究的需求变得更为迫切。?
《科学》杂志认为,这些新的细胞系将成为科研人员理解疾病如何发生、发展的重要工具,另外对医学领域筛选潜在药物可能也有帮助。如果科学家将来完全掌握细胞重新编程技术,能够更准确地控制这一技术,使其变得更加有效、安全,那么患有不同疾病的患者将有可能用自体健康细胞来治病。?
4、人类最早祖先确定?
身高4英尺(约合1.21米)的“阿尔迪”成为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古老原始人。她生活在440万年前,直到1992年被发现。经过17年的探寻和研究,科学家将埃塞俄比亚出土的100多块碎片拼接起来,并成功复原了她的骨骼模型。?
2009年10月,科学家公布了这一成果。令人吃惊的是,作为人与黑猩猩的共同祖先,“阿尔迪”却与黑猩猩大不相同。此外,尽管生活在森林中但却能够直立行走的事实,推翻了此前有关空旷草原地形对于人类两足发展至关重要的理论。?
5、证实宇宙暗物质存在?
2003年,美国匹兹堡大学斯克兰顿博士领导的一个多国科学家小组,借助了美国“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卫星的观测数据以及另一项名叫“斯隆数字天宇测量”的观测***的结果进行了对***析。
观测分析得出结论认为,宇宙中仅有4%是普通物质,23%是暗物质,73%是暗能量。2006年一个美国天文学家小组通过美宇航局的“钱德拉”X射线太空望远镜等设备观测遥远星系的碰撞,发现了宇宙暗物质存在的最直接证据。2007年,欧洲和美国的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首次为宇宙暗物质绘出的三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