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养青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养青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怎样才能养好青蛙?
1、养殖场所:青蛙处于野生的品种之外,还可以人工养殖,养殖它们时首先要给它们选择合适的场地。若是大面积养殖的话,建议专门建立一个比较大的养殖池,让它们生活在其中。若是在家中养殖的话,则可以用水族箱,布置成水陆两用的格局。可以从蝌蚪开始养殖,在将蝌蚪放入之前,需要先消毒。
2、喂食:给青蛙喂食也是十分重要的。处于蝌蚪阶段的时候,它们主要的食物就是水中的一些浮游生物,所以此时可以在养殖池中注意补充一些有机肥,这样池塘之中的浮游生物种类就比较丰富了。发育成青蛙之后,它们可以吃的昆虫就比较多了,比如果蝇、黏虫、玉米螟、蟋蟀等种类,另外给它们适当喂一些小鱼、小虾也是可以的。
3、温度和光照:在养殖青蛙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调控温度和光照。温度不能太低,因为青蛙是变温动物,气温太低会导致它们的体温太低。具体来看,不同品种青蛙的最适宜温度也是不同的,可以具体调节。另外就是光照,不能总是十分阴暗。
4、卫生:养殖青蛙还得注意保持卫生,不能让青蛙周围的环境非常脏、非常乱,这样青蛙容易生病。需要注意清洁周围环境之中的杂物和垃圾。另外还要水源问题,也需要保证青蛙有洁净的水源。
一、养殖池建造
青蛙养殖池分为产卵池,蝌蚪池和成蛙池,一般宜选择既潮湿又温暖避阳的地方,以长形水泥池或土池为宜,池面必须设有遮荫板,一般每平方米可饲养40只成蛙,池水中投入量漂浮性水草。用作培育蝌蚪的池塘,只留少量陆地面积,供变态后的幼蛙登陆。蝌蚪池以水泥池为好,池壁坡度宜缓,以供蝌蚪栖息。
二、种蛙选择
种蛙选择经过第二次产卵的青蛙,第二次产卵的种蛙受精率较高,第三、四年的雌蛙产卵数量虽然多,但受精率较差,第一年蛙产卵孵化率也较低,不适作种蛙。为了便于管理,最好在同一批种蛙中选择体形强大、发育正常、行动活跃者为种蛙。
三、产卵时间
养青蛙怎么养?
1.繁殖蝌蚪
因为在冬天的时候它们要钻到泥洞里进行冬眠,所以在冬天最冷的时候之前,要先把池子里的水放光,但是水池还是要保持湿润的状态。等到冬眠结束,惊蛰过后,就可以往池子里放一定量的活水,让母蛙开始繁殖蝌蚪。等蝌蚪繁殖出来以后要把它们跟母蛙隔离开来,因为成蛙可能会吞食蝌蚪。在产卵的时候一般用的是让它们强行呆在笼子里产卵的方法。每20平方米的空间就可以放下5个产卵的笼子。在池子中水深应该保持在10-15cm,水温应该保持在10℃-11℃。为了让产卵之后孵化的成功可能性变大,可以用网把产卵的区域围起来,防止它们受到种蛙的干扰沉到池底。在孵化的时候,要保持温度在20-28℃,一般都是通过自然的方式孵化的,也可以***用别的技术加速孵化。不用另外的技术的话,经过3-5天基本上所有蝌蚪就会孵出来了
2.饵料投喂
出膜以后的蝌蚪依旧在原来的地点进行培育,每平方米的空间大概可以养600-800只。等到它孵出以后的第四天就可以开始给它们投放一些饵料了,饲养了一周以后再把它们移到饲养池里面。过了20-30天之后,投喂的饵料就可以变成水蚤之类的小昆虫了,也可以是豆浆等等,还可以在饵料中加一些鱼粉,这样可以促进它的生长。一般来说,它们需要的量大概是每一万只蝌蚪可以用15个熟鸡蛋打碎以后用水搅拌,然后再进行泼喂。等到第五天的时候,就把这种饲料换成豆浆之类的,再加上鱼粉,每天投喂它们1-2次。一般的饲料都放在专门的饵料台上,如果是粉末状的就要先用水混合调成糊,再用来投喂。
3.变态前护理
在它们还是蝌蚪的时候,如果发现池水里面有气泡,或者闻到了腐臭的味道,就说明水质不佳,要立刻换入新水。一般情况下,换水的频率是每三天一次,如果在天气连日干旱的情况下,就应该每两天换一次。从蝌蚪的前肢出现开始,到它完全变成成蛙的这个过程,它们的营养主要来源于尾部,并且还是靠肺来呼吸空气的。等90%以上的蝌蚪都成形,并且都开始跳出水面开始登上陆地栖息的时候,就可以把它们移到幼蛙池里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养青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养青蛙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